# 云原生与微服务 云原生与微服务是相辅相成的两个东西,微服务的复杂性对运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云原生要达到的运维目标也对应用程序开发有一些要求。 云原生:软件出生就在云上(开发调试的过程中就应该云上,同时也能发现云原生本身对软件的一些要求) 云原生可以定义为一套运行环境,也可被定义为一套软件开发/运维的方法。 - 一套运行环境:Kubernetes作为资源层面标准的;流量治理层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(GateWay模式 / SideCar模式);环境具有高可用,自动化,可观察等特点。 - 一套软件开发/运维的方法:CI/CD,DevOps,用容器抹平环境差异,Kubernetes实现自动化和高可用,流量治理,可观察性的标准(openTelemetry)等。 在云原生环境运行的应用遵循广为传播的[12要素],()里面是我想的原因(总之一切为了运维自动化方便,高可用;抹平环境差异,每次人为的修改都应该在自动化的流程内) - 一份基准代码,多份部署(一个服务应用对应一个git发行版分支,因为这样 CI / CD 方便) - 显式声明依赖关系(类库,特别是动态库,为了保证开发/测试/生产环境一致, CI / CD 过程顺利) - 推荐将应用的配置存储于 环境变量(分离可配置部分与静态部分,配置信息方便编排和保存在Kubernetes) - 应用不会区别对待本地或第三方服务(都是附加资源,可替换,不须修改) - 严格区分构建,发布,运行这三个步骤(方便做版本发布,测试,回滚等等) - 应用的进程必须无状态且无共享 。 任何需要持久化的数据都要存储在 后端服务内,比如数据库。(运维时高可用的需求,自动拉起的服务需要无状态;负载均衡也方便等等) - 应用完全自我加载 而不依赖于任何网络服务器就可以创建一个面向网络的服务。(自完备的独立应用;部署方便;应用服务之间互相调用方便) - 应用中,进程是一等公民。应用程序必须可以在多台物理机器间跨进程协作工作。(部署实施,扩展资源灵活,容器间协作就是进程间协作) - 应用的进程是易处理的,意思是说它们可以瞬间开启或停止;进程还应当在面对突然死亡时保持健壮 。 (有利于快速、弹性的伸缩应用,迅速部署,稳健的部署应用) - 尽可能的保持开发,预发布,线上环境相同(快速,稳定,部署工作可复制性) - 应用服务不应该试图去写或者管理日志文件。相反,每一个运行的进程都会直接的标准输出(`stdout`)事件流。(由运行环境统一管理,可观察性的标准) - 一次性管理进程应该和正常的 常驻进程 使用同样的环境。后台管理代码应该随其他应用程序代码一起发布。(CI / CD 自动化的要求) 微服务应用本身的要求(复杂系统;解决软件退化问题): - 人脑的局限性hold不住复杂度太高的东西,认识世界事物就用分层的抽象组合方式,大型软件单体就是扁平化的大堆信息,容易产生软件退化;(面向对象,函数式编程与微服务一样的目的) - 复杂系统拆分微服务,尽量保持模块边界稳定性,尽力把需求的变化控制在微服务模块内,而不是模块边界。(拆分和规划整体系统,不要敏捷;独立的每个微服务模块开发适合敏捷方式) - 每个微服务自己独享数据存储,数据由服务完全所有。 - 实现分布式事务。(建议使用Saga模式维护数据一致性;要求等幂性)